Apple 的 AirPods 系列一直以卓越的音质和简约设计成为许多用户心目中的首选无线耳机。而今年10月发布的 AirPods 4(ANC)在设计、舒适度和功能性上都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
无论你是在拥挤的地铁上、喧嚣的城市街道,还是在家中放松地享受音乐,AirPods 4(ANC)都能通过主动降噪、自适应音频、对话感知功能和更顺畅的 Siri 互动,提升你的聆听体验。
那么,AirPods 4 是否适合你呢?小编这就将带你深入了解这款耳机的设计亮点与实际使用表现。( •̀ ω •́ )y
包装内容
在说耳机设计之前,先说说 AirPods 4 的包装内容。与之前的 AirPods 3 和 AirPods Pro 2 包装内容不同,这次不送充电线了,包装盒里就一个耳机、充电盒和说明书,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_ゝ` )
耳机设计
Apple 这次可是下了大功夫,耳机的角度经过重新优化,机身宽度也进一步缩窄,为的就是让耳机能更贴合耳朵。耳机喇叭孔变得更窄,内部布局经过重新设计,H2 芯片和电池模块都移到了耳机柄里。这些改变不仅使设计更加紧凑,还显著改善了佩戴舒适度和声学表现。

开放式耳机设计是 AirPods 4 的一大亮点,佩戴时贴合且舒适。在实际体验中,小编在飞机上连续戴了3小时,一点都不觉得难受,即使在跑步或大幅度晃动头部时也不会轻易掉落。
当然,与入耳式耳机(即有耳塞)相比,AirPods 4 的佩戴稳定性会稍逊一筹,剧烈运动或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耳机滑落。但总体来说,它的佩戴体验在大部分日常场景中表现出色。

充电盒
充电盒这次变得更干净了。先说 LED 指示灯,不再是个明显的小点,现在只有打开盖子才会亮。而且,就连后面的配对按钮也没了!以前要按按钮才能配对或重置,现在简单多了:
- 在充电盒前面靠近 LED 的地方双击,就能配对
- 三连击则能重置设定


最令人高兴的是充电接口从 Lightning 换成了 USB-C,这意味着可以用同一条充电线给 iPhone、iPad、Mac 和 AirPods 充电,不用到处找充电线了!♪(´▽`)
对于配备主动降噪(ANC)功能的 AirPods 4,充电盒底部靠近充电接口的位置新增了小小的扬声器,在使用iPhone上的「查找设备」功能时,可以播放声音帮助定位耳机。
此外,AirPods 4 与充电盒都具备了 IP54 防尘、防汗和防水等级,与 AirPods Pro 2 相当。而 AirPods 3 仅具备 IPX4 防水防汗等级,所以算是 AirPods 4 在防护性能上的一个小提升。
试用体验
H2 芯片解锁 Siri 互动
得益于 H2 芯片的强大性能,AirPods 4 在 Siri 互动方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功能同样适用于 AirPods Pro 2,前提是设备已升级至 iOS 18。
AirPods 4 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与 Siri 进行交互,尤其在双手不便操作时,通过简单的动作即可作出回应:
- 点头表示「是」
- 轻轻摇头表示「否」
这一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特别是在需要确认的场景中,例如:
- 接听或拒接来电
- 回复或忽略消息
- 处理或关闭通知
此外,Siri 还能读取来自聊天应用的通知。如果通知内容过长,Siri 会询问是否继续朗读,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头或摇头回应。同时,还可以请 Siri 读取旧的通知,方便回顾重要信息。
用户还能通过 Siri 回复消息,不仅限于 Apple 自家的「信息」应用,也支持 WhatsApp、LINE 和 Messenger 等第三方应用。不过,首次使用此功能时,Siri 需要用户解锁手机以授权应用访问权限。此外,准确的发音在查找联系人时至关重要,发音不准的话可能会出现识别错误。
如果只是用这个功能来简单回复消息的话,还蛮实用的,只是在公共场合与 Siri 互动会略显尴尬,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在「自言自语」。
主动降噪、通透模式与自适应音频
AirPods 4 是第二款支持主动降噪、通透模式 和 自适应音频 的 AirPods,且首次将这些功能应用于开放式耳机设计中。现在就来介绍一下这三种模式有什么不同吧!( •̀ ω •́ )✧
1. 主动降噪(ANC)
AirPods 4 的主动降噪功能针对开放式设计进行了优化,主要用于降低低频环境噪音,例如飞机引擎声、空调运行声和城市交通噪音。这使用户在较低音量下也能享受出色的音质,不必担心音量过高损害听力。
在实际测试中,小编将音量调至50%-60%并开启降噪后,飞机噪音显著降低,营造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尽管靠近的空乘交谈声或冰块碰撞声依旧隐约可以听见,但随着空乘离开座位区域,这些声音便完全消失了。
在火车上测试时,背景噪音几乎完全被屏蔽,只剩下一些车站广播声。虽然没有耳塞的物理隔音效果,但 AirPods 4 的降噪能显著削弱大部分背景噪音,如果有人要与你交谈,他们需要靠得非常近,你才能察觉到。
2. 通透模式
作为首次在开放式耳机中引入主动降噪功能,Apple 也将行业领先的通透模式融入了 AirPods 4。
通透模式能够让环境声音自然传入耳中,使用户无需摘下耳机便能与他人交流,同时随时留意周围环境的声音。与关闭通透模式时的「隔绝感」不同,开启后声音自然流畅,仿佛没有佩戴耳机一样,体验更为舒适。
3. 自适应音频
都说现在是 AI 时代,自适应音频功能正是提供了一种更智能且便捷的聆听体验。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自动平衡通透模式与主动降噪,确保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获得最合适的音频效果。
在嘈杂的环境中(如飞机噪音),自适应音频会增强降噪效果;在人声较多的场所,它会自动调整为更接近通透模式的状态。
在实际体验中,当机长进行广播时,自适应音频会逐渐降低降噪强度,确保小编能听到重要的通知,但同时仍屏蔽了大部分飞机引擎的噪音。
4. 对话感知功能
AirPods 4 的对话感知功能可以让用户解放双手,无论是在哪种模式下,只要开始说话,AirPods 会自动降低媒体音量,方便与他人交谈。
在测试中,无论是与他人交流还是自言自语,AirPods 都能迅速检测到说话的开始,并降低音量。在对话结束后,音量会自动逐渐恢复到原始水平,整个过程无需手动干预,体验流畅自然。当然,在这过程中,用户依然能听到自己的说话声音,但这并不会影响与他人正常交流。
耳机柄上的力度传感器
AirPods 4 的柄部配备了力度感应器,在其表面有一个小小的凹槽,不同于轻触或轻按,用户需要稍微用力「挤压」才能触发操作。
成功按压时,AirPods 喇叭会发出提示音,确认操作成功。以下为 AirPods 4 力度感应器的操作指南:
指令 | 操作 |
播放/暂停音频 | 按压 一次 |
接听电话/静音或取消静音 | 按压 一次 |
挂断电话 | 按压两次 |
跳到下一曲 | 快速按压两次 |
返回上一曲 | 快速按压三次 |
但可惜的是这块力度传感器并没有音量调节功能,若是用户想要调节音量的话,就只能:
- 语音控制:说 「Hey Siri」,然后发出指令,例如「调高音量」或「调低音量」。
- 设备操作:可以通过正在使用的 App 中的音量滑块、锁屏界面或控制中心进行调节。
- Apple Watch 控制:打开「正在播放」界面,旋转数码表冠(Digital Crown)来增大或减小 AirPods 4 的音量。
音质提升与个性化空间音频
AirPods 4 配备了强大而高效的 H2 芯片,并采用全新的声学架构。这一组合通过定制的低失真驱动单元和高动态范围放大器,显著提升了音质,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低音、更广泛的中频分离和更清晰的高频表现。
此外,AirPods 4 还支持个性化空间音频与动态头部追踪,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音效体验,适用于电影、游戏,甚至是 FaceTime 通话。
小编在 Apple Music、YouTube听歌看剧时,和在玩《鸣潮》和《崩坏:星穹铁道》时,都打开了这个功能。当小编把头向左移时,右侧的音量会变得更响。大约10秒钟后,即使小编的头定在左侧,环绕音效会自动恢复正常,仿佛音效就一直围绕着你,提供了不错的3D音效体验。
小编觉得在看电影或玩游戏时,这功能则非常适用;但在听音乐时,感觉开启后会略微影响音质,音乐的细节有所损失。
电池续航
AirPods 4 配备了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盒,支持 USB-C 充电,并且兼容 Apple Watch 充电器以及其他无线充电器。不过,充电盒由于体积较小,所以没有磁性设计,也就是说无法吸住 MagSafe 充电器。
AirPods 4 在电池续航表现普通。根据小编实测,AirPods 4 在开启自适应音频模式时,原本电池有100%电量,在使用了1小时44分钟后,则降至60%。由此可见,在自适应音频模式下,AirPods 4 的续航大约在5到6.5小时之间,具体取决于使用情况。
在开启主动降噪模式时,AirPods 4 的电池从99%降至16%需要大约3小时9分钟,这意味着在相似的使用环境下,开启主动降噪时,AirPods 4 的续航大约为3小时50分钟。
这个续航表现与 Apple 的数据相符,官方称在启用主动降噪的情况下,单次充电可提供最多4小时的聆听时间,而关闭主动降噪时则可提供最多5小时的聆听时间。配合充电盒使用,AirPods 4 在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最多可提供20小时的聆听时间,而关闭主动降噪时,则可达到30小时。
至于充电过程,小编的测试显示,在早上10点19分,耳机原本电量为1%,充电盒电量为 66%,直到早上10点55分,耳机电量已经充至80%,充电盒电量降至49%。最后,在早上11点32分,耳机充至99%,充电盒电量降至44%。
在另一个测试中,下午2点37分,充电盒电量为1%,耳机电量为34%,直到下午4点23分,充电盒和耳机便已完全充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充电盒和耳机电量较低时充至满电大约需要1小时46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 AirPods 4 长时间未使用并处于充电盒内,它的电量消耗非常低。根据测试,AirPods 4 在待机状态下,每8天约会消耗6%的电量。
总结
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耳机市场中,Apple AirPods 4 展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与性能。这款耳机以更小巧、更轻便的外观吸引用户,其充电盒也易于携带和存储。舒适性也是这款耳机的一大亮点,即使从满电使用到耗尽(大约 4 小时),小编的耳朵也没有感到不适。蓝牙连接稳定性同样出色,即使手机放在楼上,小编人在楼下,仍能保持顺畅的连接以及呼叫 Siri。
新增的主动降噪功能显著提升了开放式耳机的沉浸式音频体验,虽然它并不能完全隔绝所有噪音,但小编认为这是一个优缺点兼具的特点。
不同于完全隔绝噪音的 AirPods Pro 2(多亏了耳塞提供强力降噪,但戴久了可能会不舒适),AirPods 4 采用了更为平衡的设计,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噪音,又不完全与外界隔绝,同时保证了佩戴时的舒适感。它让你感觉就像没戴耳机一样,不会给耳朵带来压迫感。
音质方面,低音饱满且不牺牲人声清晰度,整体音效均衡。在电池续航方面,如果你不是重度使用者,通常只是通勤或下班后使用耳机,相比 AirPods 3 或 AirPods Pro 2,电池寿命略有下降但仍可接受。
稍感失望的是,AirPods 4无法通过滑动耳机柄来调节音量,此外,在相同设置下,AirPods 4 的输出音量会比 AirPods Pro 2 低,不排除是因为开放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的关系。用单耳佩戴 AirPods 4 听歌的话可能会感觉不太舒服,人声显得空洞,低音则过于沉重。
购买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版 AirPods 4 不具备自适应音频、主动降噪、通透模式和对话感知功能。充电盒也没有扬声器,仅支持 USB-C,不支持无线充电。除了这些差异,标准版 AirPods 4 与带 ANC 版本基本相同。
这里是小编的购买建议,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款式,同时特别推荐给已经在 Apple 生态系统用户:
- 如果你对降噪要求很高,需要更安全的佩戴和更好的音质,并且不太在意舒适度,那么 AirPods Pro 2 可能更适合你。
- 如果你追求降噪功能和 iOS 18 的新特性,同时希望获得最佳的舒适体验,那么 AirPods 4(ANC)是非常推荐的选择。
- 标准版 AirPods 4 缺少无线充电和降噪功能,可能吸引力相对较低。但如果你对 iOS 18 的新功能感兴趣,并且想要一款舒适的耳机,标准版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再放个温馨提醒,由于每个人的耳型不同,建议在购买前尽量在 Apple Store 实际试戴。

AirPods 4 的价格为 RM599,而 AirPods 4(ANC)的售价为 RM829,现已在官网和 Apple Store 应用程序上发售。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