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此前正式官宣了《死亡笔记:暗影任务》(DEATH NOTE Killer Within)将于2024年11月5日登陆 PS5、PS4 和 Steam。这是一款以生死为赌注的多人在线推理游戏,支持最多 10 名玩家同场竞技,分为基拉阵营与 L 阵营,展开一场关于隐藏身份和探寻真相的激烈较量。小编有幸与本作的制作人 Aoba Miyazaki 及助理制作人 Kishin Okabe 进行了专访,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问:相比传统的单人动作游戏体验,团队设计狼人杀风格的多人游戏灵感来自哪里?
答:这其实源于我们对《死亡笔记》的浓厚兴趣。虽然原著漫画和动画已经完结超过15年,但《死亡笔记》依然广受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我们希望能创造出一款让更多人,包括当下的粉丝和曾经的爱好者,都能投入其中的游戏体验。于是,我们以狼人杀的核心机制为基础进行开发,这不仅趣味性十足、吸引力广泛,还能够重现《死亡笔记》中特有的心理博弈,让玩家享受思维对抗的快感。
问:团队是如何平衡双方的能力,确保玩家体验到同等的乐趣?
答:虽然我们借鉴了狼人杀的经典玩法,但我们的设计追求一种更符合《死亡笔记》世界观的独特对抗模式。在游戏中,我们将 L 设定为一位擅长推动调查和推理的强力角色,增强了他的侦查能力;而基拉的追随者则成为协助基拉寻找并击败 L 的盟友,以此形成动态的团队对抗。我们不断调整双方的技能和策略,使两方的力量达到平衡,从而带来紧张而公平的游戏体验。

问:将《死亡笔记》这样经典、备受喜爱的系列改编为现代游戏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希望既能保持《死亡笔记》的核心世界观,又能在玩法上区别于传统狼人杀游戏。这种平衡并不容易,我们尝试了强者+强者(基拉+追随者)与强者+弱者(L+调查员)的对抗模式,并在双方赋予不同的特殊技能,以达到公平的对抗效果。同时,我们也设计了多个难度级别,让新手玩家能更轻松地上手,逐步体验到《死亡笔记》中的深层心理对抗。
问:《死亡笔记:暗影任务》似乎很大程度上借鉴了《Death Note Relight 2: L’s Successors》,从角色设计到某些游戏机制。为什么决定以这款游戏为灵感创作《死亡笔记:暗影任务》?
答:这一切源于我们对《死亡笔记》的深厚热爱。虽然这部作品的漫画和动画完结已超过15年,但它依然在各年龄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们希望创作一款能让各类粉丝、无论是当前的支持者还是怀念原作的老玩家,都能乐在其中的游戏。狼人杀风格的心理博弈玩法与《死亡笔记》的紧张氛围非常契合,因此成为了我们的核心设计方向。

问:本次游戏是否请回了原班声优重新录制音效?与他们的合作体验如何?
答:本作的所有配音均为全新录制,配音演员与动画中相同。虽然距离原作动画已有超过15年,但我们力求再现经典的名场面,配音的品质与当年动画播出时的水准保持一致。
问:游戏的机制独特且相对复杂,设计这些机制时您是如何思考的?最终又是如何确定这些机制的?
答:在保持狼人杀经典规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创新,使之更贴合《死亡笔记》的世界观。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平衡的双阵营对抗,使双方的力量在游戏中能达到动态平衡。初见之下,可能有许多看似复杂的元素,但我们希望玩家在与朋友一起体验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每一个细节,并享受操控基拉和L的特殊技能带来的乐趣。此外,我们还特别设计了教程和提示,帮助玩家迅速上手并理解游戏的核心要素。

问:你们希望《死亡笔记》粉丝们从这款游戏中收获什么样的体验?
答:我们在游戏中注入了多种机制,让玩家能够深刻体验《死亡笔记》的紧张氛围和独特世界观。例如,那种时刻警惕、害怕身份暴露或随时可能被审判的压力,甚至是地图上的些许阴森感,都旨在重现原作中的悬疑张力。此外,我们还精心还原了原作的经典场景和台词,通过导演手法和原声配音,力求将动画角色的情感传达给玩家。希望粉丝们能在这些细节中找到熟悉的共鸣,并享受沉浸其中的乐趣。
问:就个人而言,制作这款游戏最让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Kishin Okabe:对我来说,游戏丰富的自定义选项是最令人满意的部分。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角色搭配各种头饰、眼睛、嘴巴、背部饰品、左右手饰、双手道具甚至宠物。无论想打造酷炫、可爱,还是滑稽搞笑的角色,都可以随心所欲。我们在团队内进行测试时,常常会因为角色的趣味造型和游戏关键时刻的搞笑演绎而忍俊不禁。此外,一些作为DLC提供的特殊角色还有独特动作,在游戏中展现这些角色时总是让人充满愉悦。

问:开发团队是如何平衡基拉队和L队之间的胜率的?
答:我们对游戏进行了调整,使基拉阵营和L阵营的胜率大致保持在50-50的平衡。不过,由于游戏可以支持4到10名玩家,这种平衡会因玩家数量而略有差异。我们的平衡性调整更侧重于在最大玩家数下(10人)进行游戏的情况。此外,我们为玩家提供了设置选项,允许他们根据玩家数量自定义房间的平衡。例如,玩家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基拉追随者的加入,或调整其他值来进一步优化游戏体验,以适应不同的游戏人数。
问:为什么基拉阵营的成员一开始就知道谁是追随者,而L阵营的成员则需要通过推理来找出彼此的身份?
答:这种设定是经过团队多次测试后确定的,以确保游戏的胜率和平衡性。随着玩家人数增加,L阵营的调查员人数也会增加。如果L阵营成员彼此明确身份,基拉方就会变得极为不利。因此,基拉和他的追随者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彼此身份透明,而L阵营则需要通过辩护等方式,通过推理和引导逐步发现队友。这样的设计在保留推理乐趣的同时,也保证了游戏的整体平衡性。

问:游戏中目前使用了《死亡笔记》早期的角色,未来是否会加入尼亚和梅洛等其他角色?
答:我们一直在与开发团队探讨基于《死亡笔记》世界观的各种扩展想法。
问:Aoba Miyazaki 的大多数作品与动漫和动作类游戏有关,这次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制作社交推理游戏?为什么选择了《死亡笔记》?
Aoba Miyazaki:我始终在思考什么样的玩法能让IP粉丝感到有趣。开发这款游戏时,我们认为社交推理的形式能很好地呈现《死亡笔记》的独特氛围。在新冠疫情之后,我们意识到开发基于《死亡笔记》的推理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我一直有这个构想,现在终于得以和团队一同实现。
问:游戏将在PS4、PS5和Steam平台发布,为什么选择这些平台?
答:我们的核心用户是《死亡笔记》的粉丝和社交推理游戏爱好者,这些平台更符合目标用户的年龄层和使用偏好。此外,基于游戏的社交推理特性,我们认为在个人设备上进行游戏比多人共享更为合适。当然,我们也会根据服务上线后的玩家反馈和需求,考虑将游戏移植到其他平台,以便让更多玩家体验到这款游戏的乐趣。

问:《死亡笔记》充满了紧张和操控的主题,是如何在保持悬念的同时,确保游戏的趣味性,并吸引更广泛的玩家群体?
答:我们的目标是让玩家体验基拉与L围绕死亡笔记展开的心理博弈,就像原作的漫画和动画中一样。为了在紧张和轻松之间找到平衡,我们采用了手指木偶和夸张变形的虚拟角色,同时设计了一种诡异又带点幽默的审判方式,希望带给玩家既紧张又轻松的游戏体验。
问:除了核心玩法,是否计划推出其他模式?玩家在未来的更新中可以期待哪些新的内容和体验?
答:我们一直与开发团队探讨各种围绕《死亡笔记》世界观的新点子,希望能为玩家带来更多样化的游戏体验。
问:多年来,《死亡笔记》粉丝的反馈对《死亡笔记:暗影任务》的开发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有粉丝最喜爱的元素将被引入游戏中?
答:我们深入研究了《死亡笔记》经久不衰的原因,发现其魅力源于独特的世界观以及故事中激烈的心理博弈与欺瞒互动。我们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重现了原作的氛围,让玩家能够像基拉或L一样享受这场心理对决的新体验。

问:是什么促使你选择桌游风格的角色设计?
答:受尼亚在动漫和漫画中使用手指木偶的启发,我们创建了这样一个默认头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成为新的基拉或L,通过手指木偶的方式在棋盘上进行怀疑、欺骗与策略互动,增添了独特的桌游风趣。
问:你和团队成员之前都是《死亡笔记》的粉丝吗?如果是的话,制作这款基于《死亡笔记》的游戏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答:团队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死亡笔记》的忠实粉丝,我们在开发游戏和推广过程中多次参考原版漫画和动画。从粉丝的角度出发,我们真诚地思考如何将让IP粉丝满意的元素融入游戏,力求打造一款忠实于原作又富有新意的产品。

问:为什么游戏需要至少 4 名玩家参与,才能更好地进行对抗?你能分享选择 4 名玩家作为最低参与人数的原因吗?
答:我们在内部测试了多次,考虑了每个角色和队伍之间的平衡,以及找到对手的难度,最终决定至少需要 4 名玩家来保持游戏的乐趣和平衡。不过,根据玩家的反馈和游戏实际的运营情况,我们会在后续可能调整玩家人数,以进一步平衡基拉队和 L 队的对抗体验。
问:虽然《死亡笔记》的主题非常契合游戏类型,但一些玩家觉得动作阶段较为线性和重复。未来是否会增加更多活动?
答:为让玩家能更专注于推理和心理博弈,我们保持了每个动作的简洁性,但加入了丰富的策略选择。例如,基拉和 L 可以使用指令卡、基拉团队的联络工具、死亡笔记转交、联合调查、监控摄像头、会议指南等多种行动。这些设计赋予玩家足够的策略空间,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气氛。同时,我们也在与开发团队讨论基于《死亡笔记》世界观的更多策略选择,并会在游戏上线后根据玩家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问:艺术风格非常有趣,融入了动漫风格和Q版的超变形模型。能否介绍一下这个设计理念?是否考虑过直接采用动漫风格,以便熟悉动画的玩家更容易认出角色?
答:游戏中玩家扮演全新的基拉或 L,我们希望玩家能够在棋盘上用手指木偶进行策略博弈。因此,我们参考了原作中尼亚的手指木偶,设计了默认的手指木偶头像。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变形角色,以保持与手指木偶风格的平衡,适合在棋盘上进行类似桌游的互动。虽然我们也曾考虑过纯动漫风格,但最终选择了当前的设计,旨在通过游戏中使用手指木偶和变形头像的方式,以及游戏的审判场景既具有怪异的氛围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在死亡笔记的紧张感和游戏的友好性之间取得平衡。

问:你能谈谈在当今时代发布这样一款游戏的时机吗?《死亡笔记》的IP是否足够吸引玩家,并形成一个活跃的社区?
答:我们的初衷来源于对《死亡笔记》的热爱。尽管原作漫画和动画已完结超过15年,但《死亡笔记》依然拥有各年龄层的忠实粉丝。我们希望打造一款能让当前粉丝以及曾经的粉丝都能乐在其中的游戏。因此,我们基于狼人杀的模式开发了这款游戏,让玩家在心理战中体验《死亡笔记》的独特魅力。疫情后,类似的社交推理游戏变得更具吸引力,我们希望通过电子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扩大《死亡笔记》的影响力,并让它在新时代依然受人喜爱。
问:实际体验后,相比于 PlayStation 和 PC,这款游戏在 Nintendo Switch 或移动设备上可能会更吸引用户。团队是否有计划将其移植到这些平台?
答:我们会密切关注用户的游戏反馈以及上线后的需求。

问:是什么促使团队决定将这款游戏做成在线社交推理游戏?在疫情期间,社交推理类游戏因隔离需求广受欢迎,但现在社交环境已恢复常态,这类游戏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
答:虽然此类游戏在疫情期间尤为火爆,但它现已成长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类型,凭借简单易懂的规则依旧拥有大批受众。我们认为,这种类型非常适合传递《死亡笔记》的独特氛围和互动性,帮助玩家体验深层次的社交博弈。
问:相比其他在线社交推理游戏,这款游戏的任务似乎相对简单。未来会考虑增加一些难度吗?
答:游戏的挑战度主要取决于关键角色如基拉和 L 的玩法。在开发阶段,我们内部的测试团队已经在这些角色的对抗中不断磨练技能,并创造了不少难度不小的挑战。随着玩家熟练度的提升,游戏的策略性也会增加。你可以通过自定义房间设置来调整难度,让体验更符合个人偏好。

问:当知道了基拉的身份后,似乎无法立刻行动,因为缺少紧急会议功能来跳过会议阶段。团队打算如何优化这个流程?
答:从另一种视角看,这其实为基拉的追随者提供了更多迷惑他人的机会。即使基拉的身份被揭露,他仍可将死亡笔记转交给其他追随者,从而延长对抗过程;即便下一次会议他被抓捕,游戏也不会立即结束。此外,他还可以在下个会议阶段前设法识破 L 的身份。我们正在平衡基拉与 L 队之间的对抗张力,并计划在游戏上线后继续倾听玩家反馈,以优化策略和玩法的细节。
问:没看过《死亡笔记》的人能享受这款游戏吗?你想对可能不熟悉该系列的新玩家传达什么信息?
答: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我们在游戏设计上考虑到了低门槛,以确保即使是不熟悉《死亡笔记》的玩家也能轻松上手并享受游戏。我们在游戏中注重平衡性和难度设置,确保每位玩家都有良好的体验。此外,我们还特别增加了教程环节,详细介绍游戏的基础知识,让新手玩家能够顺利理解游戏机制。因此,我们鼓励不熟悉该系列的玩家从教程模式开始游戏。我们也希望在玩游戏之后,也可以喜欢原版《死亡笔记》漫画并观看动画!
以上就是小编与制作人 Aoba Miyazaki 及助理制作人 Kishin Okabe 进行专访的所有内容啦!《死亡笔记:暗影任务》游戏将于2024年11月5日推出,并登陆 PS5、PS4 和 Steam 平台。欲知更多详情可以前往官方网站查询哦!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